贾生华:部分城市房子又“热”或与这三大效应有关

贾生华结合对中国房地产市场的跟踪观察,分析疫情下热点城市房地产市场再度“火爆”原因。

发布时间:2020-04-27来源:吴丹李浏览次数:123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中国多数行业遭遇冲击,房地产行业更是首当其冲,销售出现断崖式下滑。但自今年3月起,多个“万人摇”新盘陆续重现,多地二手房市场逐渐回热甚至火爆,特别是在深圳、杭州等国内热点城市。

在不确定性如此高的环境下,为何还有那么多人抢着购房?目前中国热点城市房地产火爆背后的原因到底是什么?”新葡的京集团3522vip新葡的京集团3522vip教授、新葡的京集团3522vip房地产研究中心主任贾生华结合对中国房地产市场的跟踪观察,分析疫情下中国热点城市房地产市场“蠢蠢欲动”或与3大效应有关。

新葡的京集团3522vip新葡的京集团3522vip教授、新葡的京集团3522vip房地产研究中心主任贾生华


大疫当前,热点城市房地产市场为什么蠢蠢欲动?

贾生华/

自今年3月份开始,中国一些热点城市的房地产市场出现了火爆现象,受到舆论关注和政府重视。

422日下午,人民银行深圳市中心支行等五部门通报了房抵贷买房调查情况,称“未发现信贷资金违规进入房地产市场情况”。深圳市住建局表示,今年一季度深圳新房价格上涨1.0%,二手房上涨2.8%,房价总体平稳、略有上升。

但是,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3月份深圳市二手房价格环比上涨1.6%,同比上涨9.7%,居于70个大中城市前列。

在全球疫情不断蔓延的大背景下,为何中国热点城市的房地产市场却“蠢蠢欲动”?这背后的原因值得我们深思,并纳入完善宏观经济救助政策和落实“房住不炒”定位的视野。

1

货币驱动效应

为了应对快速蔓延的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金融动荡和经济危机,各国政府和央行迅速采取了“非常宽松”的金融救助措施。例如,在股市连续“熔断”的危急关头,美联储把基准利率降低到零附近,并推出“无限量QE”注资金融市场。同样,欧洲和日本等主要经济体也加大了货币刺激的力度。

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一季度数据显示,3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208.09万亿元,同比增长10.1%,增速分别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高1.3个和1.5个百分点;一季度人民币贷款增加7.1万亿元,同比多增1.29万亿元。

各国超常规、大规模的货币信贷投放,初衷是解救金融危机和实体经济,但大规模资金注入金融市场后,会造成通货膨胀和资产价格“水涨船高”的强烈预期。

面对超常规的流动性释放,企业、家庭等微观经济主体会积极寻求资产保值增值,调整和优化资产配置,房地产成为重要的资金流动方向。

2

风险回避效应

面对突如其来的、当代人类社会最严重的公共卫生危机,许多产业陷入危机,投资机会大幅减少,投资风险和不确定性增加,严重压抑了微观主体的消费能力和投资冲动,风险偏好大幅降低。

在中国现阶段,具有投资风险较低、保值增值功能稳定的资产十分稀缺。过去20多年房价上涨的趋势,不断强化社会各方面的房价上涨预期和投资意识。

目前,尽管存在一定的房价泡沫,但核心城市人口吸引力强,经济增长潜力大,住房供不应求,房地产价格坚挺,成为微观主体资产配置的重要方向,诱导资金不断积聚,市场活跃,投资属性显著。

而目前实施的“限购、限贷”等政策,就是对微观资金的这种自发行为的约束和限制,希望起到逆向调节的作用。但是,在流动性充足、投资机会缺乏背景下,热点城市还是容易出现房地产市场过热现象。

3

政策套利效应

为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冲击,人民银行综合运用准备金率、利率、再贷款等政策措施,引导社会融资成本持续下行,使流动性十分充足。中央部委和地方政府也纷纷出台各项帮扶措施和优惠政策,支持实体经济和中小微企业。

这些救助和支持政策十分必要,但在出台和实施过程中,可能留下一些“套利空间”。例如,利率优惠的消费贷款和经营性贷款,可能被家庭和企业用于房地产投资;商业银行发放贷款过程中为了控制风险,也希望有房产抵押,成为贷款人尽快购房的一个原因;核心城市普遍实施的新房“限价”政策,导致新房价格低于二手房价格,吸引了许多“摇号购房”套利行为;一些城市实施的“人才购房优惠政策”,也给一些人提供了购房套利的可能性。

以上分析表明,房地产市场是国民经济重要组成部分,与家庭消费、企业投资、实体经济、金融市场之间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

在扩大流动性支持、救助实体经济和小微企业、鼓励和刺激消费相关政策制定和实施过程中,需要对微观经济行为进行预判、引导和监管,防止资金违规流向热点城市房地产市场,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