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巢快递柜收费”引争议,郑刚:创新不能操之过急

从服务商业模式创新角度剖析丰巢快递柜收费风波。

发布时间:2020-05-14来源:吴丹李浏览次数:154

1

快递柜突然收费,是对还是错?

在丰巢收费风波发生后,社会各界引发了广泛热议。

有人说,突然收费是丰巢为了弥补亏损。据相关公告披露的财务数据显示,丰巢确实处于连年亏损状态,随着营收扩大,亏损额也在不断增加。有人说,丰巢快递柜的收费额度并不高,这样做是为了促使用户尽快取件,提升快递柜流转效率。

丰巢快递柜突然收费,到底是对还是错?

新葡的京集团3522vip新葡的京集团3522vip创新创业与战略学系教授郑刚认为,考虑到创业公司所面临的巨大运营成本和巨额亏损,开启收费是可以理解的。但这些成本和亏损应该找谁来要,还需进一步创新设计。

从商业模式上看,丰巢是将原本的“to B”转变为“to b + to c”。也就是说,它从只向快递公司收费转向同时向快递公司和超时取件的消费者收费。

郑刚表示,消费者超时取快递会占用快递柜的时间资源,影响其周转率。从这一角度上说,超时收费的做法是可以理解的。但丰巢最大的问题在于,服务商业模式的创新操之过急。从服务创新五角星模型(服务产品、服务流程、服务商业模式、服务管理、服务技术)来看,丰巢的服务商业模式创新方向是对的,但违背了精益创业方法论,没有做好小步快跑、快速迭代。

快递柜收费是一个新的商业模式,是否可行需要在前期进行小范围验证。而丰巢选择直接在全国范围内执行,即使收费不多,但多年来习惯于免费的消费者在短时间内还是较难接受。”郑刚说。

2

超出12小时就收费,合理吗?

对于丰巢快递柜“超出12小时就收费”,很多消费者表示无法理解。从快递员早上89点将快递放进柜,到消费者晚上回家取件,中间因为加班或离家远等原因肯定会超过12小时。对此,丰巢给出的解释是,收费的决策和免费保管时间的制定是有大数据支撑的,目的是提升资源的使用效率。如果用户过了12小时还没取件,会影响快递员在次日派件高峰时段(9点至11点)的正常投递。

郑刚认为,丰巢收费的具体方式和收费策略都操之过急,收费标准也值得商榷。

顺丰嘿客之前就犯过这样的错误。2014518日,顺丰嘿客一天在全国建了500多家店,一年建了1000多家店,到后来才发现绝大多数都亏损,但发现时已亏损10多亿。

郑刚认为,作为一个创业公司,丰巢必须更好地使用精益创业方法论,低成本快速试错,才能真正赢得市场。

3

快递柜是刚需吗?

对丰巢开启收费,很多消费者认为其实快递柜并没有存在的必要。在他们看来,快递件是用户和快递公司之间形成的契约关系,这中间本无需丰巢柜的参与,因此快递柜不用也罢。

郑刚认为,丰巢提供的是一种服务创新,也是一个新物种、新商业模式。它的出现有其合理性,也满足了一定的痛点需求,给消费者、快递公司甚至物业都带来了一定便利,提升了体验,解决了快递最后100米的问题。

但郑刚也认同快递柜并不是绝对刚需。对于快递员来说,丰巢可以提高工作效率。据相关数据显示,按一名快递员一天工作10小时,平均单件快递上门投递用时6分钟、入柜2分钟计算,全上门送货模式,快递员1天只能送100件,而入柜可以送出300件货。目前快递行业的送件收入普遍较低,单件收入在1元上下。如此计算,即使扣除支付给快递柜的费用,入柜模式仍能为快递员带来稍高收入。

可见,丰巢对快递员来说,有一定的刚需。而对于消费者来说,刚需程度就不同了。“总体而言,快递柜的需求还是有的,快递柜取代人工代收也是一种进步。但成本谁来付?作为刚出现的新物种,遇到一些问题很正常,相信通过市场竞争机制的妥善解决,会产生一个各方都可接受的方案。”郑刚表示。

4

利益相关方,如何规避类似风波?

为帮助规避类似风波,郑刚基于不同利益相关方,给出相应建议:

小区业委会、物业

对有条件的小区业委会、物业,可以引入2-3家快递柜,形成良性竞争。对新建小区,可以考虑将快递柜视作“升级版信箱”,将快递柜的入场和使用成本内化在物业费内。

丰巢”们

继续探索超时收费商业模式,进行稳妥、分阶段地低成本快速试错。进一步创新设计商业模式,考虑向技术、商业模式、用户体验创新来要效益。在不损害用户和快递、物业利益前提下,大胆探索其他盈利模式,降低快递柜硬件购置成本。

快递公司

做好员工培训,进一步加强运营管理,对于没有征得消费者同意将快递放入快递柜的不规范行为,给予严惩。告知快递员尊重消费者知情权、选择权的重要性。

消费者

建议换位思考,逐步养成每日及时取快递习惯。超时适当象征性收费一定程度上可加速快递柜的流转效率,最终有利于消费者。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