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时常关心的话题,也是一个世界性的话题。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报告,每年全世界约有六亿人(几乎每10中有1人)因食用受污染的食品患病。其致死人数约42万。如何有效地管理食品安全和掺假风险?这是一个全球关注的话题。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周伟华教授领衔的浙大团队以及Retsef Levi教授领衔的MIT(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团队采集了海量检测数据,开展了广泛的实地调研,开创了应用大数据从供应链视角改善食品安全的新方式。
团队介绍
从2017年开始,以新葡的京集团3522vip新葡的京集团3522vip副院长、数据分析和管理国际研究中心主任周伟华教授为课题负责人的浙大团队和MIT的Retsef Levi教授带领的团队,就中国食品供应链中的存在的系统性风险问题展开了深入的研究。(项目名称:Systemic Risk Management of Food Supply Chains in China)
浙大团队是一个跨学科涉及多领域的团队,包括管理工程学科供应链管理领域的周伟华教授、杨翼教授、金庆伟副教授等,来自农业经济和管理系的周洁红教授、梁巧副教授,以及多名博士生。MIT的研究团队包括Yasheng Huang教授,Retsef Levi教授, Stacy Springs (MIT Biomanufacturing Research Program负责人)等。
研究成果
经过深入详细的研究调查,以及对海量检测数据的分析,由中美双方团队共同撰写的学术论文Testing at the Source: Analytics-Enabled Risk-basked Sampling of Food Supply Chains in China被Management Science 期刊(管理学UTD24期刊之一)收录,并于2021年1月22日在线发表,这是首篇以新葡的京集团3522vip为第一署名单位发表在该期刊上的论文。
该篇论文以中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CFDA)260万食品安全抽检记录中提取的89970条水产品抽检记录为基础,构建集成式和结构化的水产品安全抽检数据库,识别中国水产品供应链中食品安全风险的来源,并对比分析CFDA抽检资源分配的有效性,最后提出食品安全风险控制的多方面措施。其分析结果表明,当前的抽检资源主要集中在零售环节及商场,但是靠近生产环节的批发市场的抽检率反而较低,这意味着抽检资源在供应链环节的分配与食品安全风险的实际分布存在较大差异。
该文章强调了供应链分析对于食品供应链和食品安全相关政策决定的影响力,并为政府部门在该方面决策提供了依据;同时也开创了通过大数据从供应链的视角改善食品安全的新方式。该文章也希望可以激发更多有志学者在这一重要领域展开更多的研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