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校友 |聚焦两会上的浙大管院人声音

沈满洪、陈爱莲、陈乃科、张天任……他们都说了什么?

发布时间:2021-03-13来源:黄雨婷浏览次数:72

2021 聚焦两会·管院声音

 

    202135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从药品审评审批,到培育航空制造业,从组建国家重点实验室联合体,到构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两会期间有这样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虽然来自不同地区、不同行业领域,却有着同样的精神传承和文化印记,他们就是求是创新的浙大管院人!让我们一起直击两会现场,聆听浙大管院人的两会声音吧。

 

(以下按代表姓氏笔画排序)

 


沈满洪:加快构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

(浙江农林大学党委书记,旅游经济管理1997届)

 

    沈满洪认为,构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是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实际行动,是绿色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抓手,是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应有之义。

 

    他建议,要以系统观念构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的框架。分类、分层、系统推进。要以过硬作风保障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的落实:要切实加强党的领导,建立齐抓共管的协同格局,重点解决改革方向、制度供给、平台建设、部门协调等方面的问题。要致力法律制度建设,建立价值转化的治理体系,各类制度均需要在试点探索的基础上予以法律化。要突破关键科学技术,建立科学的监测监管体系。只有建立系统完整的碳减排和碳增汇监测体系,才可能在微观上明确碳减排和碳增汇的责任和贡献,在中观上通过碳权和碳汇交易机制优化资源配置,才可能在宏观上在碳达峰和碳中和方面做到心中有数。



陈乃科:数字农业建设促进农业智慧化转型

(国和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EMBA校友 )

 

    数字农业是创新推动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的有效手段,也是抢占农业农村现代化制高点的战略措施。

在陈乃科看来,当前,数字农业正呈现出巨大的发展潜力和广阔的应用前景,应当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产业变革的重大机遇期,加快推进农业数字化发展进程,盘活数据资源、使信息技术与农业各个环节实现有效融合,全面激发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一家一户为主的生产模式下,农业生产规模化经营比例不高,生产领域大规模推行精准农业、智慧农业等现代化生产设施和技术难度大,数字农业在生产端的规模化应用任重而道远。”


    围绕以数字农业建设加速农业智慧化转型,陈乃科提出了他的建议:

1.科学谋划,协调推进,夯实数字农业产业基础。

2.深入应用,加速融合,强化农业科技创新供给。

3.统筹管理,整合资源,优化数字农业综合服务。

 

 


张天任:调整铅蓄电池消费税,促进产业健康发展

(天能控股集团董事长,EMBA校友)

 

    张天任代表表示,“消费税加大了企业的税收负重,不利于整个行业的转型升级,同时也给国家落实‘六稳六保’工作,加速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增加了难度。”

 

    在张天任代表看来,消费税是一种限制“两高一资”行业发展、具有惩罚性质的税收,对已经符合行业规范条件、实现清洁化生产的电池企业来说,继续实施消费税征收,已经不再适宜。

 

    据此,张天任代表建议,完善消费税征收政策,设立消费税减免政策,对电池消费税施行免征、减征或差异化征收。调整消费税分成比例,将消费税由中央税调整为中央地方共享税,进一步提高地方政府征收管理的积极性,更好地落实生产者责任制度延伸,对消费税地方留存部分专款专用,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和技术改造,并对履行社会责任的企业进行奖励。

 

 




关闭